close

稻米達人~台灣稻米栽種史

5.jpg  

    人家說吃米不知道米價,多爸自己生長在稻米的故鄉,還真的不知道稻米的價格咧,實在有點窘,ㄟ害.我想不僅要知道米價,還要多於台灣稻米的有所了解才配得上自稱是田中的身分,因此多爸努力收集資料,期待有一天,多爸也能變成稻米達人啊~~為此,多爸可說是上窮碧落下黃泉,努力求救榖哥大神,奇摩知識+同時參考相關有分量的專家著作整理出台灣稻米的身世,話不多說,現在利馬就跟隨多爸一同蘭認識台灣稻米的發歷史吧!!

一、早期的發展

 台灣米倉田中小鎮一直是稻米重要的生產重心,多爸尋找與稻米發展歷史關資料得知台灣的稻米生產方式,起自原住民利用火耕燒山闢田,待地力耗弱後再轉移他處栽種,栽種的品種可能是從印尼、菲律賓引入的爪哇稻;到了明朝末期,大陸東南的漢人移民台灣,將中國的水稻品種以及犁、風鼓、杵臼等各式農具一併引入,才開始有了較具規模的農田水稻種植。但此時的水稻品種與品質仍參差不齊,稻米中不但雜有稗子,栽種的稻米品種也為米粒較長、口感乾硬的秈稻,與現今台灣慣常食用的稻口感差異甚大,我想如果每天讓多爸吃這樣的稻米,一定會經常消化不良的。

 7.jpg  

二、日治時期的改良
 至於現在可口的稻米是何時開始改良的呢,請耐心聽多爸裊裊道來:

    台灣是由日治時期開始轉植稻,因為當時來台的日本人不習慣秈米的口感,希望改變台灣水稻栽種的方法與品種,使台灣生產的稻米能符合日本人的口味。因此來台翌年即引進日本的水稻品種,開始有計畫地進行一系列品種試驗及栽種方法研究,逐漸推廣稻的栽種面積。稻種植一開始即在北部大屯山竹子湖試作成功,但由於氣候與技術問題影響,仍無法在平地大面積栽種。在不斷地研究下,西元 1925 年,終於成功推廣稻,隔年由當時的台灣總督伊澤多喜男以「來自蓬萊仙島的米」之意涵,將台灣栽種的稻命名為「蓬萊米」,而台灣原來栽培的秈稻則被稱為「在來稻」,所生產的米則稱為「在來米」。到了 1940 年代, 稻已佔台灣水稻栽種總面積的一半以上,成為栽種的主流。

15.jpg  
三、終戰後的發展
 由於經歷二次世界大戰,台灣光復後,農業蕭條,政府在農業政策上施行三七五減租、公地放領等措施,以恢復糧食生產。西元 1950 年時,全台稻米產量已超越日治時期的最高產量紀錄, 1976 年更達到歷年最高紀錄 2,712,985 公噸,但之後由於社會經濟發展,民眾飲食習慣改變,稻米需求量逐年減少,因此政府開始提供農民補貼,推動稻田休耕及轉作計畫。近年來,民眾飲食趨向精緻化,食品品質的重要性顯著提高,現今的稻米育種目標幾乎皆集中在品質的改良上,台灣新育成的稻米品種幾乎皆朝向良質米的目標發展。近年主要的栽培品種包括台農 71 號、台粳 2 號、台粳 8 號、台粳 9 號,皆屬於良質米品種。現在多爸故鄉盛產的台梗九號米,原來是有這麼曲折離奇的一段身世啊!



資料來源

以上的資料是多爸參考台灣的自然資源與生態資料庫-農林漁牧

(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發行、國立臺灣大學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製作)

arrow
arrow

    多爸的米倉教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